网站公告: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停车展览会将于2024年8月23-25日在广交会D馆隆重举行。同期举办多场技术论坛,探讨智慧停车技术装备发展趋势及最前沿的商业模式,分享智慧停车科技创新产品及最佳实践案例,深度解析当下人们最关心的智慧停车及技术话题,探寻智慧停车数字化信息化深层次需求,为行业提供最有价值信息分享和前瞻性预测。展会将全方位展示智慧停车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,致力于为参展商与全球优质买家构建高效、高质、精准的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商贸平台。为智慧交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,有力推动中国智慧停车技术和产品全面进入全球采购体系,与世界各国智慧停车产业协调合作、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进步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李经理 131 1363 9121
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>>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慢行系统三网融合 深挖停车设施供给 智慧体系提升效能 科技创新赋能海淀交通畅行提速-2024广州智慧停车产业博览会

发布时间:2023-09-18 09:52:46

如今,无论走在海淀宽阔平整的大道上,还是驾车经过一座座高架桥;无论是骑行在后厂村路自行车专用路上,还是穿梭在滨水绿道慢行系统道路上,都能感受到海淀区在交通事业发展中的绿色、安全和智能特点。

五年来,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交通综合治理工作,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会同规自海淀分局、区住建委、海淀交通支队等单位,优化交通工作体制机制,强化统筹协调调度,保障交通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。海淀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,群众出行选择更加多元;停车管理更加规范,“以静制动”更具可操作性;绿色出行条件持续改善,慢行系统建设初具规模;交通需求调控更加精准,理性引导群众出行规划;交通综合治理持续发力,交通堵点明显减少;交通运行平稳有序,市民出行有了更多的便捷感和安全感。

加大慢行系统建设 改善绿色出行条件

海淀区深入贯彻“慢行优先、公交优先、绿色优先”发展理念,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全力推进慢行交通系统治理工作,明确和保障慢行出行方式的路权,优化慢行出行环境,引导和鼓励市民更多采用慢行出行方式。

自2016年至2020年,海淀区累计开展慢行治理道路217条,道路总长233.8公里,非机动车道总长467.6公里。治理范围为现状具备宽度在2.5米以上独立非机动车道的道路,治理内容为复划机非分道线、彩铺、自行车标识、人行横道线,加装阻车桩等工作。至2020年底,海淀区具备宽度在2.5米以上独立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均已完成慢行治理。

2021年,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会同区水务局、区园林局等部门,结合疏堵、大修,三网融合,实施完成五塔寺路提升改造工作,项目建成后既保障了交通出行,又实现了水、路、绿慢行系统三网融合,为附近居民提供了舒适的滨水绿道,该条道路在提升后也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最美街巷。

同时,海淀区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化管理,制定了《海淀区共享单车综合治理工作方案》。通过推广电子围栏、试点施划停车点位、加强乱停乱放查处管理、响应街道吹哨,探索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新模式。建立区级和街道联动工作模式,通过扫码监测和实地巡查相结合的形式,对共享单车实行监控调度,及时处置车辆淤积、停放无序等问题。完成重大活动期间共享单车停放秩序保障工作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,实行企业考核评价,规范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发展。  

推进路侧停车改革 加大停车建设管理

停车问题一直备受百姓关注。近年来,海淀区有效利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、拆违腾退空间、环境整治项目、闲置土地,以及停车位立体化改造等方式,持续整合资源挖潜停车位,已连续数年实现挖潜停车位5000个以上的目标。

海淀区持续推进道路停车改革,制定《海淀区路侧停车管理改革实施方案(试行)》和《海淀区居住停车收费道路管理工作实施方案》等2+6文件,截至2021年底,海淀区184条道路纳入电子收费管理,共计停车位1.92万余个,精准组织路侧电子收费设施建设,精细实施路侧停车分类管理,探索推进居住区停车自治管理,因地制宜确定辖区居住停车认证规则,完成路侧电子收费系统搭建,实现停车管理规范公开透明。开发建设智慧停车管理服务系统,为公众提供停车场即时空满率等信息,为政府决策、行业管理、市民出行提供信息化支撑。区内500多个公共停车场、近12万个停车位以及13000个路侧停车位信息正在陆续录入。在全市首次率先应用移动视频设备对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进行管理,为居民带来了便利。

由于海淀区医院、景区等重点区域较多,市民停车有很大压力,对此,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深挖停车设施供给,制定实施《海淀区鼓励社会力量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资金奖励办法》,对居住区及周边、社会单位建设停车位给予每停车位2000元至10万元的奖励补贴,力争每年通过挖潜建设新增停车位不低于5000个。积极推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、闲置地块利用、立体化改造、错时停车、利用腾退空间增设停车设施,因地制宜、综合施策缓解医院、景区、车站等重点区域停车矛盾。

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静态交通科副科长刘洋表示,海淀区还出台了《海淀区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实施方案》,盘活资源,积极开展有偿错时共享停车。在全区29个街镇开展错时共享试点,累计提供错时停车位6000余个,进一步缓解了海淀区停车压力。

建设智慧交通体系 助力可持续发展

目前,智慧化、数字化正在成为我国交通发展的新亮点。海淀区坚持科技赋能,提升综合效率。依托科技大区优势,实施了中关村西区智能交通项目。该项目2020年建设完成,通过增设大量交通科技设备来提取路面交通基础数据,通过信号灯联网联控对主要道路实现绿波管理。拆除隔离护栏,实现多杆合一,采用创新材料施划道路标识标线,增加各种创新城市小品,提升城市环境。以多种类的交通科技设备和完善的交通设施为支撑,西区建设了以整个海淀区为架构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,中心通过后台指挥屏幕可以实时监控西区的交通运行状态,高效进行交通管理。智能交通系统的成功建设,让中关村西区的整体交通环境焕然一新,每一位来到西区的市民都有着极高的体验感。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交通规划科科长徐晖介绍:“西区实现了多杆合一,又撤了隔离护栏,整个路面更整洁、更通透了;信号灯实现了联网联控,可以根据车流量进行智能调节,主要道路还实现了绿波管理,极大提高了机动车的通行效率;执法设备的增加,违章停车的现象基本杜绝了,行人闯红灯和机动车非礼让行人的行为也大幅减少;智慧停车系统的应用,也提高了西区内停车场的利用率。”

海淀区始终坚持坚持优化供给、调控需求、强化治理,奋力推进海淀区交通高质量发展,强化交通综合治理。2021年,完成《海淀区“十四五”时期交通发展研究》、建设2处P+R驻车换乘停车场、各医院落实预约诊疗引导患者错时就诊。治理28处交通堵点乱点、加强4处重点区域交通管控消减区域交通流量、完成3处冬奥重点点位道路交通设备设施整体改进提升。完成小米科技园、上地软件园、香山3处区域交通综合治理,启动潘庄、北大西门2个重点区域交通综合治理研究。

多措并举推进学校周边交通治理,梳理70所学校周边交通问题,采取完善标识标线、增设阻车桩、过街信号灯等措施改善运行。内外兼修推进医院周边交通治理,在12家试点医院实施“一院一策”,内部与外部治理结合缓解拥堵。

未来五年,区城市管理委(交通委)将会同规划、住建、交管等部门,立足海淀发展新特征,实现城市管理精治、共治、法治水平不断增强,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。打造优美、和谐、宜居的城市环境,努力构建“综合、绿色、安全、智能”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。


指导单位: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

主办单位: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、广东省港口协会、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、广州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协会

Copyright © 2021-2025 2024广州智慧停车产业博览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 ICP备案编号:沪ICP备19027886号